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从“一户一码”迈向“全域智治”:湖大学子深度解读乡村绿色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16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郑佳羽、王佳怡)“垃圾分类换积分,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一创新的垃圾回收模式深受村民喜爱!”6月29日,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生态积分赋能城乡绿色生活”实践团走进红安县觅儿寺镇尚古山村进行调研,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董畅的一番介绍,披露了数字技术如何为乡村生态治理注入新活力的秘密。


尚古山村,红安县乡村振兴的典范,近年来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之路。自2024年2月起,该村推行“一户一码”生态积分垃圾回收制度,成功打造出“人分类、户投放、湾回收、村集置、镇转运、县处理”的闭环治理模式,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


在与董畅深度交流后,实践团得知,尚古山村在专业技术支持下,构建了一套智能化的垃圾回收管理平台。村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到装有智能芯片的垃圾桶中,智能桶自动识别、称重并实时上传数据积分,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村民即可凭积分在超市兑换商品。董畅在谈论制度可持续性时表示:“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参与是关键所在。我们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户参与治理,实现了就业保障与生态保护的共赢。”


在村民家中走访时,大家对这一创新治理模式赞不绝口。“以前村里垃圾随处可见,如今大家都积极分类,环境整洁了许多,还能用积分兑换油盐等生活用品,真是一举两得!”一位村民喜悦地笑着说,点头称赞。另一位参与积分兑换的村民也表示:“自从实行积分制,孩子们都争相帮忙分类垃圾,整个村子变得越来越美。”这些真实的声音,生动反映了生态积分制度为尚古山村带来的环境与生活的改善。


据了解,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生态积分赋能城乡绿色生活”实践团由8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组成,在行政管理系主任和副主任的带领下,借助学院暑假“小学期”行走的思政课平台展开实践调研,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团队负责人、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牛筱草感慨道:“此次调研让我深刻感受到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提升了环境质量,更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这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实践具有极大的启发。”


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