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诠释着习近平主席深邃的城市治理智慧与人文关怀——它是和谐共生的象征,是绿色发展的典范,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依托。

发布时间:2025-07-19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

中新网7月18日电 题记:一棵葱郁的大榕树,映射出习近平主席深邃的城市发展理念


  时光荏苒,十年之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拉开帷幕。


  7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会上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美谈:宋代福州知州张伯玉提倡“编户植榕”,使福州“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我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便倡导多种树、少种草,不让民众遭受烈日炙烤之苦。”主席深情地说。


  在福州任职时,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工程,强调“现代化城市离不开绿色的点缀”。他曾亲自在福州平潭县林业局院内栽下一株榕树,见证了城市的绿色变迁。


  岁月如梭,福州城早已绿意盎然,那株榕树也已成为参天大树。


  主席倡导多种树的背后,蕴含着他一以贯之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城市规划建设,要统筹“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在过去40多年里迅猛发展,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成长迅速的孩子需要换上一件更大的衣裳。”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以此比喻义乌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


  “不能再走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必须开辟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主席铿锵有力地指出。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主席强调“城市发展要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十年之后,他在本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


  如何提升城市内涵?主席提出新的要求:


  “绝不能再大规模迁移砍伐树木、滥建文化地标、随意更改老地名等短视行为”;“简单扩大规模、盲目摊大饼,无法孕育出现代化城市群”;“要保护城市河湖水系、湿地和水环境,合理打造生态公园等城市景观”……


  ——城市规划建设,要平衡“面子”与“里子”。


  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需求。


  主席曾明确指出城市建设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优质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核心,不能只看重物质而忽视人的需求。”


  在本次会议上,主席再次强调:“不能只注重面子而忽视里子,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他关注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对城市建筑强调“增强高空消防能力,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对城市老旧管线改造强调“这是一个重点”;对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强调“要持续推进,不能紧一阵松一阵”。


  本次会议还部署了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活力创新城市、宜居便利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安全韧性城市、崇德向善城市、智慧高效城市等,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的关键需求,彰显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


  ——城市规划建设,要认清“显绩”与“潜绩”。


  评价城市工作的成效,不能只看表面的“显绩”,更要关注内在的“潜绩”。


  2013年7月,主席在湖北省鄂州长港镇峒山村考察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为了造福乡亲,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如‘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


  在本次会议上,主席再次告诫:“过去以GDP为衡量标准,忽略了其他方面,现在很多事一丑掩百俊,一件事搞坏了,信誉、形象、声誉马上就下去。”


  他强调,要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可忽视。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显绩与潜绩的选择中,习近平主席道出了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深刻内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