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8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次
阳光明媚,柔和的暖阳轻轻穿透窗户,洒在湖北省嘉鱼县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洁白墙上,那里,一份《嘉鱼县四邑村服务群众事项清单》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2024年11月5日,正在湖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目光被墙上这份清单所吸引——
清单之上,精简后的24项村级服务事项按照办理类别井然有序,服务内容涵盖了政策咨询、材料代收及帮办代办等诸多方面。服务要求简洁明了:即时办理,线上线下相结合,流程规范且注重时效性。在清单的末尾,贴心地附上了监督投诉电话。
总书记对基层减负工作关怀备至,询问细致入微:村里的检查是否频繁?报表是否较之前有所减少?基层减负之后,工作是否有所轻松?群众办事是否便利?
四邑村党委委员黄玲向总书记介绍道:“现在,我们无需频繁填写繁杂的表格,也无需接待诸多检查,村干部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解决村民们的实际问题。”
四邑村综治主任周元生补充说:“村里的矛盾能够在当地得到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总书记听后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指出:“过去常常是要求群众去做事,而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为群众提供服务、办理事务,这标志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
这一“根本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基层作风的转变,更关乎民生福祉的改善。
2025年6月20日,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古城乡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乡音普法”直播,生动解读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为基层减负,旨在“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基层减负的关键在于改革。2018年年底,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着力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
几个月后,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以改革的精神破解长期存在的问题。
《通知》明确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自那时起,每年的中央政治局相关会议上,总书记都会专门听取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作出新的部署。他反复叮嘱:“要深化基层减负工作,让减负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将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到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一系列的“根本的变化”背后,是以改革促进减负的持之以恒。
基层干部对这一“根本的变化”体会最为深刻。
在湖南常德港中坪村,村干部用具体数据向总书记汇报了变化:“我们村部最多时挂有38块牌子,现在仅剩下12块”“微信工作群也从最多时的3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4个”……听到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服务,总书记要求我们持之以恒地将基层减负工作推向前进;
在甘肃兰州安宁区枣林西社区,社区网格员向总书记展示了为民服务台账。无论群众的事情多小,他们都将其视为重要事务,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解决问题。“我们要多做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这需要上下共同努力。”总书记再三强调。
……
文牍主义减少,工作步履才更加轻盈;改革落到实处,人民幸福才更加厚重。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就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征求企业和专家的意见。有学者在发言中提到“接下来的改革要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总书记听后表示赞同:“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老百姓的获得感必须是实实在在的。”
2025年7月8日,江苏警官学院的品牌教育项目“社区微警校”暑期服务活动走进了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十里社区的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了“拒绝校园欺凌”的暑期法治安全讲座。
今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落实整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