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2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次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150分钟,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总分150分。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作品赏析题:3小题,任选其中2小题作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模拟题(二)
一 、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艺术本质学说中,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的是( )
A. 模仿说
B. 形式说
C. 表现说
D. 巫术说
答案:C
解析:表现说强调艺术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抒发。模仿说强调对现实的模仿,形式说关注艺术的形式本身,巫术说认为艺术与原始巫术相关。
2.以下属于时间艺术的是( )
A. 绘画
B. 雕塑
C. 音乐
D. 建筑
答案:C
解析:时间艺术是指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艺术魅力的艺术,音乐通过声音的先后顺序和节奏变化来表现,属于时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都属于空间艺术。
3.艺术作品的核心层次是( )
A. 艺术语言
B. 艺术形象
C. 艺术意蕴
D. 艺术形式
答案:C
解析: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含的深层意义和精神内涵,是作品的核心层次,它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能引发观众的无限思考。艺术语言是表现手段,艺术形象是直观呈现,艺术形式是外在表现方式。
4.提出 “文以载道” 观点的是( )
A. 孔子
B. 韩愈
C. 柳宗元
D. 欧阳修
答案:B
解析:“文以载道” 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重要观点,由韩愈提出,强调文学要承载一定的道理和思想,具有教化功能。
5.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
A. 线条
B. 色彩
C. 造型
D. 情节
答案:A
解析:书法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浓淡、干湿等变化来表现情感和意境,线条是其主要表现手段。色彩、造型多为其他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情节属于叙事类艺术。
6.下列不属于综合艺术的是( )
A. 电影
B. 电视
C. 音乐
D. 戏曲
答案:C
解析:综合艺术是融合多种艺术元素的艺术形式,电影、电视、戏曲都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等元素。音乐属于表情艺术,是单一的艺术门类。
7.艺术鉴赏的首要阶段是( )
A. 理解
B. 感知
C. 共鸣
D. 回味
答案:B
解析:艺术鉴赏首先是通过感官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这是鉴赏的起始阶段,之后才会进入理解、共鸣、回味等阶段。
8.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对神灵的祭祀活动的学说是( )
A. 劳动说
B. 巫术说
C. 游戏说
D. 模仿说
答案:B
解析:巫术说认为原始艺术与巫术活动密切相关,是原始人祭祀神灵、祈求保佑的手段。劳动说强调劳动对艺术起源的作用,游戏说认为艺术源于游戏本能,模仿说强调对现实的模仿。
9.以下属于实用艺术的是( )
A. 小说
B. 舞蹈
C. 园林
D. 戏剧
答案:C
解析:实用艺术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园林既可供人休憩,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属于实用艺术。小说是语言艺术,舞蹈是表情艺术,戏剧是综合艺术。
10.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
A. 时代背景
B. 艺术家的个性
C. 民族文化
D. 地域环境
答案:B
解析: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形成的独特风貌,艺术家的个性、思想情感、创作技巧等是形成艺术风格的主要因素,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地域环境等也会产生影响,但不是主要决定因素。
11.“美在形式”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克莱夫・贝尔
D. 车尔尼雪夫斯基
答案:C
解析:克莱夫・贝尔提出 “有意味的形式”,强调艺术的美在于形式本身。康德强调审美判断的普遍性,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 “美是生活”。
12.下列属于表情艺术的是( )
A. 绘画
B. 雕塑
C. 音乐
D. 建筑
答案:C
解析:表情艺术以表达情感为主要目的,音乐通过声音的组合来抒发情感,属于表情艺术。绘画、雕塑是造型艺术,建筑是实用艺术。
13.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 口头传播
B. 文字传播
C. 实物传播
D. 自我传播
答案:D
解析:艺术传播是指艺术作品在社会中的传递和扩散,主要方式有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实物传播、电子传播等。自我传播是个体内部的信息交流,不属于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
14.提出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的理论家是( )
A. 苏珊・朗格
B. 弗洛伊德
C. 荣格
D. 柏格森
答案:A
解析: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该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符号,能够表现人类的情感。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理论,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柏格森强调生命冲动。
15.以下属于语言艺术的是( )
A. 绘画
B. 诗歌
C. 雕塑
D. 舞蹈
答案:B
解析: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创作,诗歌通过语言的韵律、意象等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属于语言艺术。绘画、雕塑是造型艺术,舞蹈是表情艺术。
16.艺术批评的首要功能是( )
A. 教育功能
B. 阐释功能
C. 评价功能
D. 引导功能
答案:B
解析:艺术批评首先要对艺术作品的内涵、意义、艺术特色等进行阐释,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阐释功能是其首要功能。评价功能、教育功能、引导功能都是在阐释的基础上实现的。
17.艺术创作中的 “灵感” 属于( )
A. 理性思维
B. 感性思维
C. 直觉思维
D. 逻辑思维
答案:C
解析:灵感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属于直觉思维。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强调推理和分析,感性思维注重情感体验。
18.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的学者是( )
A. 席勒
B. 斯宾塞
C. 普列汉诺夫
D. 泰勒
答案:A
解析:席勒和斯宾塞都提出了游戏说,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普列汉诺夫是劳动说的代表,泰勒是巫术说的代表。
19.以下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
A. 音乐
B. 小说
C. 绘画
D. 戏剧
答案:C
解析:空间艺术在空间中塑造静态形象,绘画通过画面的空间布局来表现内容,属于空间艺术。音乐是时间艺术,小说是语言艺术,戏剧是综合艺术。
20.艺术作品的形式不包括( )
A. 结构
B. 语言
C. 题材
D. 表现手法答案:C
解析: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表现内容的方式,包括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题材是艺术作品内容的组成部分,属于内容范畴。
21. 简述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
答案: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多种。按艺术的存在方式可分为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时间艺术(如音乐、文学)和时空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按艺术的感知方式可分为视觉艺术(如绘画、建筑)、听觉艺术(如音乐)和视听综合艺术(如电影、电视);按艺术的创作手法可分为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这些分类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
22.简述艺术鉴赏的基本特点。
答案:艺术鉴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首先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鉴赏者通过感官感受艺术作品的形式,同时运用理性思维理解作品的内涵;其次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鉴赏者的主观情感和经验会影响鉴赏感受,但作品的客观内容也会对鉴赏产生制约;再次是能动性与创造性,鉴赏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最后是审美性与娱乐性的统一,鉴赏者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
23.简述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案:艺术批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批评要基于作品的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性原则,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断,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分析;历史性原则,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进行评价;审美性原则,关注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创新性原则,鼓励对作品进行新的解读和探索,推动艺术的发展。
24.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赏析梵高的《向日葵》。
答案:梵高的《向日葵》是后印象派的经典之作。在艺术手法上,画面色彩浓烈奔放,以明亮的黄色为主色调,搭配橙色、绿色等,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笔触厚重而富有动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情感表达来看,向日葵在作品中象征着阳光、生命和热情,梵高通过对向日葵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艺术价值来说,《向日葵》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对后世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体现了后印象派的艺术特色。
25.赏析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答案: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是古典主义歌剧的杰作。在音乐风格上,旋律优美流畅、活泼欢快,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歌唱性,乐队配器精巧,各个声部之间配合和谐,展现出莫扎特高超的音乐技巧。从剧情来看,作品通过描写费加罗与苏珊娜的爱情故事,讽刺了贵族的虚伪和傲慢,歌颂了平民的智慧和勇敢,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从艺术价值来说,《费加罗的婚礼》将歌剧的音乐性和戏剧性完美结合,是古典主义歌剧的典范,对后世歌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6.赏析鲁迅的《阿 Q 正传》。
答案:鲁迅的《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人物塑造上,阿 Q 这一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他的 “精神胜利法” 深刻地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作者通过对阿 Q 的言行、心理的细致描写,使这一形象生动鲜活、深入人心。从语言艺术来看,作品语言简洁犀利、幽默讽刺,既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又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思想内涵来说,《阿 Q 正传》通过对阿 Q 悲剧命运的描写,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人民的压迫和毒害,唤醒了国民的觉醒意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27.论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还是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来源于社会生活。例如,杜甫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他的 “三吏”“三别” 就是对当时社会战乱、人民苦难生活的生动描绘。社会生活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离开社会生活,艺术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一方面,艺术对社会生活具有反作用。艺术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社会生活,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功能。艺术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如通过观看现实主义的电影、戏剧,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艺术还可以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如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勇于奋斗;同时,艺术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艺术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艺术源于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8.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答案: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艺术作品所体现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的世界性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超越民族界限、为世界人民所共赏的普遍价值。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艺术的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基础。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喜爱。例如,中国的京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独特的唱腔、表演程式、脸谱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艺术的世界性是民族性的升华。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突破民族的界限,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例如:
1)贝多芬的音乐具有德国民族的特色,但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情感,因此能够被世界人民所理解和欣赏。
2)中国的京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独特的唱腔、表演程式、脸谱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3)中国的水墨画,以毛笔、宣纸、墨汁为工具,追求 “意境” 的营造,注重神似而非形似。齐白石的《墨虾》,寥寥数笔便将虾的灵动鲜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技巧和对自然生命的观察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 的理念,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不仅让中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也让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爱好者领略到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跨越国界的艺术符号。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脱离民族性的世界性,也没有不具有世界性的民族性。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艺术成果,使艺术作品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从而推动世界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