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考资料
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题1

发布时间:2025-09-22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150分钟,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总分150分。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作品赏析题:3小题,任选其中2小题作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模拟题(一)

 

 、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艺术本质的学说中,强调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的是( )

A. 表现说

B. 模仿说

C. 游戏说

D. 载道说

答案:B

解析: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是西方古代很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对此有相关论述。表现说强调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载道说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所以本题选 B。

 

2.以下不属于造型艺术的是( )

A. 绘画

B. 雕塑

C. 舞蹈

D. 书法

答案:C

解析: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舞蹈属于表情艺术,它通过人体的姿态、动作等表达情感,所以本题选 C。

 

 

 

 

3.艺术创作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A. 艺术构思

B. 艺术传达

C. 艺术体验

D. 艺术鉴赏

答案:C

解析:艺术创作过程一般包括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环节。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创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艺术构思是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组合;艺术传达是将构思的成果用具体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艺术鉴赏是读者或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不属于创作过程,所以本题选 C。

 

4.提出 “境界说” 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是( )

A. 刘勰

B. 钟嵘

C. 王国维

D. 严羽

答案:C

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 “境界说”,他认为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刘勰的代表作是《文心雕龙》,钟嵘的代表作是《诗品》,严羽的代表作是《沧浪诗话》,所以本题选 C。

 

5.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 综合性

B. 逼真性

C. 时空的自由性

D. 静态性

答案:D

解析:电影艺术具有综合性,它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具有逼真性,能够真实地再现生活;具有时空的自由性,可以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而静态性是造型艺术的特征,电影是动态的艺术,所以本题选 D。

 

6.下列属于实用艺术的是( )

A. 诗歌

B. 建筑

C. 戏剧

D. 音乐

答案:B

解析:实用艺术是指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主要包括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等。诗歌属于语言艺术,戏剧属于综合艺术,音乐属于表情艺术,所以本题选 B。

 

7.艺术鉴赏中的 “再创造” 体现了鉴赏者的( )

A. 被动性

B. 主动性

C. 盲目性

D. 随意性

答案:B

解析:艺术鉴赏中的 “再创造” 是指鉴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等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和创造,这体现了鉴赏者的主动性,所以本题选 B。

 

8.提出 “艺术起源于劳动” 的学者是( )

A. 普列汉诺夫

B. 弗洛伊德

C. 康德

D. 黑格尔

答案:A

解析: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提出了 “艺术起源于劳动” 的观点,他认为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弗洛伊德提出了艺术起源的潜意识说,康德和黑格尔对艺术有诸多论述,但未提出此观点,所以本题选 A。

 

9.以下不属于表情艺术的是( )

A. 音乐

B. 舞蹈

C. 文学

D. 曲艺

答案:C

解析: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如声音、动作等)来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曲艺等。文学属于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所以本题选 C。

 

10.艺术作品的内容不包括( )

A. 题材

B. 主题

C. 形式

D. 情节

答案:C

解析: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包括题材、主题、情节等要素。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表现方式,如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所以本题选 C。

 

11.“有意味的形式”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克莱夫・贝尔

B. 苏珊・朗格

C. 弗洛伊德

D. 荣格

答案:A

解析: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了 “有意味的形式” 这一理论,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 “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提出了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理论,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所以本题选 A。

 

12.下列属于综合艺术的是( )

A. 绘画

B. 雕塑

C. 戏剧

D. 书法

答案:C

解析:综合艺术是指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的艺术,主要包括戏剧、电影、电视等。绘画、雕塑、书法都属于造型艺术,所以本题选 C。

 

13.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宗教

答案:B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因素会对艺术发展产生影响,但不是根本动力,所以本题选 B。

 

14.提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的哲学家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黑格尔

D. 康德

答案:C

解析: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了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的观点,他认为理念是美的本质,感性显现是理念的表现形式。柏拉图认为 “美是理念”,亚里士多德对艺术有诸多研究,康德提出了 “审美无利害” 等观点,所以本题选 C。

 

15.以下不属于语言艺术的是( )

A. 诗歌

B. 小说

C. 散文

D. 绘画

答案:D

解析:语言艺术是指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等。绘画属于造型艺术,所以本题选 D。

 

16.艺术鉴赏的过程不包括( )

A. 直觉感受

B. 体验玩味

C. 艺术构思

D. 领悟升华

答案:C

解析:艺术鉴赏的过程包括直觉感受、体验玩味、领悟升华等阶段。直觉感受是对作品的初步感知;体验玩味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领悟升华是在欣赏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和感悟。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环节,所以本题选 C。

 

17.下列关于艺术风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艺术风格具有稳定性

B. 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

C.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独特个性的体现

D. 艺术风格不受时代和民族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形成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是艺术家独特个性的体现。同时,艺术风格也受到时代、民族、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会有所不同,所以本题选 D。

 

18.提出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 的理论家是( )

A. 克莱夫・贝尔

B. 苏珊・朗格

C. 弗洛伊德

D. 荣格

答案:B

解析: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了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 的观点,她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形式化表现。克莱夫・贝尔提出了 “有意味的形式”,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理论,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所以本题选 B。

 

19.以下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

A. 音乐

B. 舞蹈

C. 绘画

D. 戏剧

答案:C

解析:空间艺术是指在空间中塑造形象,以静态的方式呈现的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音乐属于时间艺术,舞蹈、戏剧属于时空综合艺术,所以本题选 C。

 

 

20.艺术批评的功能不包括( )

A. 阐释功能

B. 评价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创作功能

答案:D

解析:艺术批评具有阐释功能,即对艺术作品的内涵进行解释;评价功能,即对艺术作品的价值进行评判;教育功能,即通过批评引导观众提高审美水平。创作功能是艺术家的职责,不属于艺术批评的功能,所以本题选 D。

 

21.简述艺术的社会功能。

答案: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美认知功能: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艺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例如,通过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戏剧,人们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审美教育功能: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起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艺术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如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

审美娱乐功能:艺术作品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例如,听音乐、看喜剧等都可以带来娱乐效果。

 

22.简述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主体作用。

答案: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发起者和主导者:艺术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并将其作为创作的源泉。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创作意图,确定创作的主题和方向,主导着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

艺术家对素材进行选择和提炼:生活中的素材是杂乱无章的,艺术家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加工和提炼,选取最能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素材,并将其融入到艺术作品中。

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不同的艺术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他们会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中的色彩、线条,文学中的语言、修辞等)和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传达给观众。

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融入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艺术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

 

23.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案: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内容决定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形式的基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家在创作时,首先要确定作品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式。例如,表现激烈的情感可能会采用节奏强烈、色彩鲜明的形式。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合适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表现内容,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反之,不合适的形式则会影响内容的表达,削弱作品的艺术效果。如一首诗歌,如果语言晦涩难懂,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和形式是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作品。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24.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赏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答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艺术手法来看,达芬奇运用了 “渐隐法”,使人物的轮廓和背景融为一体,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的色彩柔和、细腻,尤其是蒙娜丽莎的肤色和服饰的色彩搭配,给人以和谐、舒适的感觉。

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这幅画的核心,她的微笑神秘而含蓄,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达芬奇通过对人物眼神、嘴角等细节的刻画,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使蒙娜丽莎的形象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从作品的内涵来看,《蒙娜丽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画中的蒙娜丽莎不再是中世纪宗教画中那种刻板、冷漠的形象,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普通人,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赞美。

 

25.赏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从音乐结构来看,这部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结构宏大而严谨。第一乐章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第二乐章是欢快的谐谑曲,第三乐章是深情的慢板,第四乐章则是全曲的高潮,加入了人声合唱,使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从音乐风格来看,《第九交响曲》融合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贝多芬在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创新的音乐手法,使音乐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从作品的内涵来看,这部交响曲表达了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和向往。第四乐章中的《欢乐颂》更是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传递了人类对和平、幸福的渴望。

 

26.赏析老舍的《茶馆》。

答案:老舍的《茶馆》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从剧情结构来看,《茶馆》以裕泰茶馆为舞台,通过描写不同时期茶馆的变化和茶馆里各色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剧情结构巧妙,以小见大,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画面。

从人物塑造来看,老舍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这些人物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性格特点,他们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从语言艺术来看,《茶馆》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人物的对话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能够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剧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讽刺手法,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27.论述艺术起源的多种学说,并谈谈你对艺术起源的理解。

答案:艺术起源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种学说在西方古代影响深远,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艺术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

游戏说:由德国哲学家席勒提出,他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是人类过剩精力的发泄。游戏可以使人们摆脱现实的束缚,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愉悦。

表现说:强调艺术起源于人类表达情感的需要。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情感的交流。

劳动说:由普列汉诺夫提出,他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产生了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需求。

巫术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等人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原始人通过巫术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获得丰收和平安,而艺术是巫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艺术的起源是多元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种学说。各种学说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艺术起源的某些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劳动实践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交流情感、表达思想的需求,这促进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人类的模仿本能、游戏本能和巫术活动等也对艺术的起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艺术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8.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鉴赏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答案:艺术鉴赏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是艺术鉴赏过程中存在的两种重要现象。

艺术鉴赏的差异性:由于鉴赏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同一艺术作品的鉴赏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对于《红楼梦》这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人注重其中的爱情故事,有人关注封建社会的衰落,有人则欣赏其精湛的文学艺术。再如梵高的《向日葵》,艺术评论家可能会从后印象派的笔触、色彩运用的革新性等专业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将其视为对传统绘画的突破;而普通观众可能更多被画面中热烈奔放的黄色调所感染,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张力;经历过人生低谷的人,或许会从扭曲的花瓣、厚重的颜料中读出艺术家内心的痛苦与对光明的执着追求。

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鉴赏者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二是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三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为鉴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解读空间。

艺术鉴赏的共同性:尽管艺术鉴赏存在差异性,但也存在着共同性。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一些相似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对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很多人都会感受到其中的激情和力量,被其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打动。艺术鉴赏共同性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客观的审美价值,它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是不以鉴赏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人类具有共同的审美心理结构,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情感的共鸣等;三是文化传统的影响,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往往有着相似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艺术鉴赏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差异性体现了鉴赏者的个性和创造性,共同性则体现了艺术作品的客观价值和人类的共同审美追求。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鼓励不同的解读和感受,又要认识到艺术作品的共同性,把握作品的基本内涵和艺术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