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考资料
2025年成考高起本物理化学-模拟卷

发布时间:2025-04-25

发布者: 创始人

浏览量:0

2025年成考高起本物理化学-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 (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休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惯性和力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效果上讲,它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2.如图,用两根轻线将质量为m的重物悬挂起来,一根线保持水平,所受张力大小为T;另一根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

   A. T=mgsinθ                  

 

【答案】D

解析分析知,水平力T与重力 mg的合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亦为θ,故T=mgcotθ, D项正确。

 

3.如图所示,在静电场中有PP两点,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比P点的

A.大,P点的电势比P点高        B.小,P点的电势比P点高

C.大,P点的电势比P点低        D.小,P点的电势比P点低

【答案】A

解析静电场中电势沿电场线方向逐渐降低,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

4.如图所示,子弹射入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后而穿出。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减少的动能转变为木块的动能

B.子弹-本块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C.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作的功

D.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作的功等于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

 

【答案】C

解析子弹在木块内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木块的摩擦阻力,为克服这一阻力它作了功,减少了动能。这功的一部分转变为木块的动能,另一部分产生了热量。子弹-木块系统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本题答案应选C。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等温膨胀过程,在此过程中(  )

A.气体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

B.气体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

C.气体内能减少,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内能不变,气体对外界做功

【答案】D

解析等温膨胀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气体温度有关,故气体内能不变。但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

 

6.若用条形磁铁竖直插入木质圆环,则环中

A.产生感应电动势,也产生感应电流

B.产生感应电动势,不产生感应电流

C.不产生感应电动势,也不产生感应电流

D.不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B

解析根据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条件可得答案。

 

7.一平面简谐波在均匀弹性介质中传播,在某一瞬间,介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则此时该质元的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C动能最大,势能也最大

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答案】C

解析平面简谐波在传播时任一质元的动能和势能相等而且是同步变化的,但其总机械能不是守恒的而是随时间做周期性变

 

 

 

8.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D

解析:由于同素异形现象的存在,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元素既可以组成氧气(O2),又可以形成臭氧(O3)。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一种单质——此时是纯净物,也可以是多种单质的混合物——此时是混合物。

 

9. 下列粒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S    
B.S2-         

C.Al3+           

D.Mg2+

答案:B

解析:欲解此题,需熟知原子、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1S2-Al3+Mg2+分别是同周期元素的阴阳离子,根据同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的规律,可知S2-的半径最大。

2SS2-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阴离子,根据同种元素:r>r原子的规律,可知rs  >rs

 

10. 当合成氨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各物质的浓度为一定值

B.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

C.以各物质分别表示的反应速率一定相等

D.反应仍在继续进行,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故错误。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中,氢气是得氧的物质,所以氢气是氧化剂

B.氢气具有还原性,所以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是一个还原反应

C.电解水产生H2O2,所以水是由H2O2组成的

D.在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答案:D

解析:应分清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能把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说成是一个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12. 要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使其通过(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饱和食盐水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通常状况下氯气在水中溶解度为12,但在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氯气的溶解度很小(饱和食盐水中含大量Cl-,使Cl2的溶解度减小,而对于溶解度很大的杂质气体H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13.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分别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其中显红色的是(   )。

A.过量铁粉和三氯化铁溶液

B.过量铁粉和稀硫酸溶液

C.硫化亚铁和盐酸溶液

D.红热的铁丝和氯气

答案:D

解析:过量铁粉使三氯化铁中的Fe3+完全还原成Fe2+。过量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后,使溶液中的铁保持以Fe2+形式存在。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只有Fe2+。红热的铁丝被氯气氧化成Fe3+。所以答案是D

 

14.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1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有机物必定含有氧元素

D.有机物必定不含氧元素

答案:B

解析:有机物分子中都含有CH,所以其燃烧产物一定是CO2H2O。因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CH的原子个数之比应是12。仅从有机物的燃烧产物是CO2H2O,不能确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15. 同温度、同体积、等质量的下列气体中,压强最大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氧气

D.氮气

答案:B

解析: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压强大的其物质的量一定大。物质的量大,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就一定小。在给出的4种气体:CO2H2O2N2中,H2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故该气体是H2

 

一、填空题:第1625小题,二填空题:16 -25 小题共57 分。其中第 16~19 小题每小题620 ~25小题每空3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0~10s的时间内,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            m/s²,平均速度大小        m/s,位移大小s=         m

 

 

 

 

答案】0.2   3   30

【解析】 由图可知,0~10s内速度由2变成4,且为匀加速运动,所以 平均速度v= 位移=

 

17.一平行光从空气入射到厚度均匀的透明薄膜上,在薄膜的下表面     (不会”)发生全反射。若入射角为( 薄膜的折射率 ,则折射角为            

 

【答案】不会   

解析光从空气射入到厚度均匀的透明薄膜不会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角为45°时,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折射角 

 

18. 如图,金属棒 ab长度l=0.5质量=0.1kg由两根绝缘细线系于两端,并悬挂于匀强磁场中;棒处于水平位置,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欲使悬线中张力为零,可向 ab中通以电流,则 ab中电流方向应为     (ab”或“ba

大小应为     A:若保持电流大小不变,仅改变电流方向,则每根悬线中张力的大小将变为        N.(重力加速度 g10

 

【答案】a→b  10   1

【解析】欲使悬线上的张力为零,则导体棒所受到的安培力应向上,根据左手定则知,导体棒中应通入由a→b的电流。此时安培力等于重力,即 代入数据得 仅改变电流方向,则安培力大小不变,方向向下,设每根悬线的张力为T,此时 代入数据得T

 

19.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材料,当入射角等于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正好垂直,此时n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答案】 

解析】根据几何关系知,折射角为 根据折射定律  可得 

 

20. 浓硫酸与金属锌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稀硫酸与金属锌反应时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SO2H+

解析: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除PtAu以外的其他金属元素,作为氧化剂的浓硫酸,本身被还原而生成SO2气体。

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生成的气体为H2

Zn+H2SO4=ZnSO4+H2↑。由此反应方程式可知是H+被还原。

 

21. 高锰酸钾溶液与氢溴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KMnO4+HBr→Br2+KBr+MnBr2+H2O(未配平)。

此反应的还原产物的名称为                。若反应中有2.5molBr2生成,消耗的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溴化锰 1

解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计算的知识点。

该反应方程式配平后为2KMnO4+16HBr=5Br2+2KBr+2MnBr2+8H2O KMnO4被还原为MnBr2,氧化剂为KMnO4,根据系数比,生成2.5molBr2需消耗氧化剂KMnO41mol

 

22. 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C2H5OH→CH2=CH2+H2O(浓硫酸、加热);消去反应

解析:实验室用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制取乙烯,同时生成了水。该反应是消去反应。

 

23. 有一包白色粉末,由KClBaCl2CuSO4Na2SO4NaOH中的两种组成。现进行下列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向硫酸铝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根据以上实验现象,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KCINa2SO4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反应现象的知识点。白色粉末溶于水为无色溶液,排除CuSO4,溶液逐渐加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反应现象,排除BaCl2NaOH,即剩下KClNa2SO4

 

24. 常温时,将100mLpH=1HCl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稀释后溶液的pH=______

答案:2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pH值的计算的知识点。pH=1HCl的溶液,氢离子浓度为10-1=0.1mol/L100ml稀释至1L即稀释10倍,浓度变为0.01mol/LpH=2

 

25.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最适宜的收集方法是______。其中,二氧化碳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

答案:块状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向上排空气法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可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三、计算题:第26-28小题,33分。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26.(12分)一质量为 m 的人造地球卫星,在环绕地球的圆形轨道上飞行,轨道半径为r0,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数为G。

(1)求卫星的动能和万有引力势能之和

(2)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卫星的动能和万有引力势能是增大还是减小?

解:

 

(2)

减小时,卫星的万有引力势能减小。

 

27.(11分)质量为0.10kg的物体,以振幅作简谐运动,其最大加速度为4.0m/s²,求:

(1)振动的周期;

(2)通过平衡位置时的动能;

(3)总能量;

(4)物体在何处其动能和势能相等?

解:

(2) 

 

 

28.10分) 某有机物(只含CHO三种元素)4.4g完全燃烧生成4.48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3.6g水,此有机物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2。通过计算求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由题可知,该有机物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2,即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2×2=444.4g该有机物即=0.1mol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别为:4.48/22.4=0.2mol3.6/18=0.2mol

0.10.20.2=122

即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二氧化碳、水的系数之比为122

则可以对方程式进行配平:CxHyOz+nO2=2CO2+2H2O

CH原子守恒可得x=2y=4,即C2H4O2,又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为44,所以z=1,综上该有机为C2H4O